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新产业发展格局下,棉花纺织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4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2025长江棉花高质量发展暨风险管理交流会上获悉,湖北自推广机采棉以来,在2024年实现收获面积超1万亩,棉花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玉米收获机。
在长江流域推进机采棉实践可行
论坛上,来自全国棉花行业的多位企业专家就新格局下的棉花产业发展遇到的新机遇、新挑战各抒己见玉米收获机。在政策指导下,国家提出适度恢复内地棉花生产,改善棉花向新疆过度集中的现象。
在2025长江棉花高质量发展暨风险管理交流会上,多位企业专家各抒己见玉米收获机。(受访者供图)
“从前年的100亩种植基地,到今年自有种植面积将达500亩,我们力争辐射带动3个县共6000亩的棉花种植面积玉米收获机。”江西省江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表示,之所以能增产快的原因,是因为让农民看到了机采棉种植的优势。
响应国家棉花生产结构调整战略变化的要求,银丰推进科企合作,引入专家团队,在湖北建立科研试验示范基地4000余亩,开展机采棉的实验及示范推广玉米收获机。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爽表示,试验基地成功探索了以“机”代“人”,去年实现亩均降低人工4个、增产400元的效果。
作为用棉大户,稳健医疗研发副总裁纪华看到机采棉的种植订单在不断扩大玉米收获机。“通过不少实践田的案例证明,在长江流域推进机采棉是可行的。目前,主要是需要提高单产,如果单产能达到200公斤,则从经济上可行。”“在机采棉的早期阶段,由企业组织生产,待生产技术成熟稳定后,可由农民大面积种植。”论坛上,与会嘉宾在探讨中认为,国家保持政策的持续稳定,是推进长江流域机采棉发展的重要因素。
用棉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从棉纺产业运行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全国棉花产量预计达682万吨,同比增长10.59%玉米收获机。
“我曾看过一个统计数据,人均一年用棉量在13公斤,而人均用棉量不到4公斤玉米收获机。在出口转内销的趋势下,我相信用棉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无限。”纪华说。
湖北省棉花协会会长杨雄也看到了棉纺产品的新消费趋势玉米收获机。“国内消费者的偏好和海外用户的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升级。比如,户外运动热潮催生了‘速干、轻薄、防晒’等功能性纺织服装面料的研发,搬家式度假、乡村式回归生活促进了便携式生活用品的需求。现在,网上兴起的‘无声行走’,鼓励大家回归低科技,进行‘数字禁食’,表明人类追求自然、绿、简洁的生活方式。消费的个性化越来越凸显,棉纺织这一古老的天然产品将焕发新活力。”
棉纺行业需要主动拥抱新市场、满足新需求玉米收获机。广东纱纤亿股份洪木新表示,棉凭借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未来也可以向共建“”国家市场拓展。
(来源:极目新闻)